過去一段時間,細單位成市場主流,並且出現單位愈細呎價愈貴的樓市現象,不過隨著市場轉變,細單位供應的增加,有關現象或許會出現逆轉,從政府樓價指數來反映,原來整體細單位的樓價早已出現見頂回落,連續4個月下跌同時,跌幅亦有所擴大。
按 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 的 私人住宅樓價指數 計算,以往中小型住宅樓價升幅領導大市的情況已經逆轉,去年細單位升幅,明顯跑輸大單位樓價指數升幅,按最新12月份的指數計算,原來去年樓價升幅中,以面積介乎70至99.9平方米(即753至1076平方呎)C類單位升幅最高,最新指數為345.9,接年上升5.1%,其次為面積達1076至1721平方呎的D類大單位,樓價接年升幅達4.6%,相對於同期整體樓價指數、面積低於430平方呎的A類細單位樓價,去年指數升幅均只是2.65%而已,過去一年細單位升幅明顯跑輸大市。
事實上原來A類單位的樓價指數早已見頂回落,最新A類單位的樓價指數報433.8,比對於去年9月的高位443.8,顯著回落2.3%,過去兩個月的按月跌幅均接近1%。
整體細單位的樓價見頂回落,並跑輸大市,相信主要同近幾年細單位供應大幅增加有關,翻查香港物業報告就每年落成量的統計,在五年前(即2016年),當年整體落成量為14595伙,當中只有不足4000伙為面積低於430平方呎的A類細單位,佔整體供應不足27%,該年面積不足215平方呎的納米樓更加只有206伙,只佔整體1.4%。
不過按2020年全年20888伙作統計,A類細單位的全年供應已增加至9230伙,佔全年供應的44%,面積不足215平方呎的納米樓亦達799伙,佔整體3.8%,而以去年首11個月計算,A類細單位的供應亦佔整體近40%。 雖然政府早前公布於賣地章程加入面積下限的限制,換言之日後政府新批的土地將不可興建納米樓,惟並不等如此類細單位會完全絕跡,因為舊樓重建的項目不設此限,當然未來細單位的供應或許減少,但A類細單位仍然會主導市場。
閱讀更多 :
低息推動樓價上升 新加坡 出招穩樓市
加息 周期應否急於減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