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 是香港最容易接觸的投資工具之一。要令財富增值,很多朋友都會選擇投資股票,但在香港交易所,只計主板的上市公司已超過2000家,H股總數也接近300隻。應該如何從中選擇,遠離妖股,避免成為韭菜? SmartInvestorHK 每星期為您選出兩隻精選股票,加以分析。無論有貨定無貨,做足功課,自然能夠戰勝市場。
股票 推介 :
比亞迪(1211)

比亞迪(1211)上月底發盈喜,估計去年股東應佔溢利介乎 160 億元至 170 億元人民幣,較市場普遍的預期高出 大約 20%,主要是由於電動汽車產品組合更佳,及規模經濟帶來的較高利潤率水平。 比亞迪今年以來表現亮麗,累積上升了 25%,不但大幅跑贏大市,更無懼「股神」巴菲特的不斷減持,反映市場對集團銷量可見度和盈利前景的信心。
展望未來,市場及資金仍然看好比亞迪的銷量和利潤增長,原因是其極具競爭力的王朝和海洋產品組合,尤其是在大眾價格範圍內,其次是量級新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車型,加上隨著規模經濟的增長,利潤率持續擴張。盈喜公布後,市場平均提高比亞迪的電動汽車銷量前景和利潤率擴張的盈利預期,將 2022 至 2024 年的淨利預期上調 大約 28%。
回顧今年 1 月的內地車輛銷售數據,雖表現疲軟,但在預期之內。根據乘聯會數據,2023 年內地 1 月乘用車銷量共計 129 萬輛,同比下降 37.9%,環比則減少 40.4%。月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也大幅下降,僅為 33.2 萬輛,同比下降 6.3%,環比大跌達 48.3%。
造車新勢力的市場份額被傳統整車廠蠶食,特斯拉份額上升。1 月份,傳統國產品 牌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為 70.6%,同比持平,而新勢力的市場份額為 13%,同比下 降 5.8 個百分點。1 月新能源汽車出口強勁。特斯拉 1 月出口了 39208 輛,佔新能 源汽車出口總量一半以上,其次是上汽集團 佔 15316 輛和比亞迪的 10409 輛。 不過,市場預計 2 月將出現顯著反彈,主要因春節結束並且疫情改善、2 月同比多 4 個工作日、特斯拉頻繁降價促使更多品牌提供折扣或優惠,及新的區域性政策補貼。大型新能源整車廠應該能在這場價格戰中生存下來,並保持競爭力。作為行業龍頭,比亞迪自然看高一線。
國藥控股(1099)

港股踏入二月進入調整期,成交漸見萎縮,資金轉向板塊輪動。自去年底由低位急速反彈的醫藥股,早於大市整固,民企及未有盈利的 B 股近期仍未見喘穩,但國企醫療股開始見買盤支持,當中國藥控股(1099)走勢轉強,短線有望突破。
國藥為中國最大的藥品、醫療器械及醫療保健產品批發商和零售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者,亦在醫藥、醫療等健康相關產業中積極創新,包括新冠疫苗及新冠藥物的研發。
國藥控股去年首三季業績,營業額 4,063.8 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 6.6%。純利 58.6 億元,按年升 2.7%;每股盈利 1.88 元。單計第三季收入按年增 9.6%至 1,450億元、淨利潤則按年增 2.1%至 22 億元,符合市場預期,也反映業務復甦。 期內,器械板塊收入佔比達 20%左右,零售板塊佔比則達 6%左右。未來 5 年公司零售及醫療器械板塊有望進一步發展新業務,兩者收入佔比有望持續提升。
隨著集團持續在新業務加大投入,高毛利業務在公司整體業務中佔比相對提升, 故認為公司未來毛利率有望繼續保持相對穩定狀態。
去年醫療板塊整體表現疲弱,除了受到港股大跌拖累,主要受累經營利潤率下跌,地緣政局及新冠疫情反彈的影響。今年預期板塊回暖,內地撤出清零政策,料迎來復甦增長。線上及線下藥品零售商受惠於流量增加及新冠相關藥品銷售,料今年盈利加快增長,國藥集團可看好,現價預測市盈率大約 7 倍,息率 4 厘,以行業龍頭而言,估值便宜。
免責聲明
本報告所載之資料和意見乃根據本公司認為可靠之資料來源及以高度誠信來編製,惟並不就此等內容之準確性、完整性或正確性作出明示或默示之保證。本報告內之所有意見均可在不作另行通知之下作出更改。本報告的作用純粹為提供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