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環球通脹問題未解決,個別歐洲地區通脹仍然高見10%或以上高位,最高是意大利的11.8%,創近40年高位,英國10月份的通脹更突破11%,升至11.1%的41年新高,而德國通脹率亦高達10.4%,再創近70年新高,法國通脹率亦見6.2%的高位,加上連月來西班牙的通脹已逐步見頂回落,近月歐洲股票市場持續出現反彈,令過去一個月歐洲股票基金顯著上升10%或以上,不過過累計半年表現,歐洲股票基金仍然著遍固落。
無可否認,近月個別地區的股票基金出現反彈,但整體而言,今年強積金仍然「蝕到入肉」,總計年內跌幅達16%,料為2008年次按危機以來最傷。與此同時,港股今個月迎來技術性牛市,疊加環球股市的反彈助攻,在11月份普遍強積金表現已轉升8%,為過去的創傷稍稍止血。因應股票基金反彈,如何部分打工仔早前趁市況動盪將所有資金轉泊保本基金,現時可考慮逐步轉換成股票基金,以博取更大的短期升幅,理想的話,今年強積金表現或可達至「保本」。
根據晨星(亞洲)最新數據顯示,以過去一個月的強積金表現作比對,整體537隻基金之中,只有極少數的人民幣債券基金錄得輕微跌幅,基本上九成以上基金可以錄得約1%以上升幅,表現最好的30隻基金單月升幅均達10%以上,當中大部分為歐洲股票基金,亦有少部分日本股票基金及亞太區股票基金。總計11月強積金表現,平均上升8.6%,結束連續3個月跌浪。以約457萬名強積金成員計算,意味人均賺19,898元;惟首11個月人均仍然要蝕38,084元。
總括而言,過去一個月股票基金表現突出,向來穩打穩紮的美股則連同日股及歐股平均升幅約2至8%;但全年累計繼續「蝕到入肉」,跌幅分別為13.5%、17.68%及18.12%。
因應美國最快於下月減慢加息步伐,並可能於明年中見頂,對股市帶來支持作用,因此倘若打工仔早前已將自己強積金戶口轉作避險的保守、保證基金,現時可分階段轉出至均衡基金,亦即股債混合基金。由於現階段中港股市估值仍然低水,疫後經濟逐步復常,股票基金仍可看高一線,不過無論如何不建議過於集中股票市場,加上股票基金仍屬於風險較高的一類,打工仔仍然需要分散投資,最理想股票基金比例維持三至五成之間,年紀愈大、比例愈低。